+发表新主题
自由的摩托 发布于2023-9-8 02:28 206 次浏览 18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假如有两条供货渠道:
1.  宝钢:经过连铸连轧等一系列工序,制成外径10mm的圆钢
2.  钢锭或板坯,很多的中间制造商扎制外径50mm,在经过轧制、冷拉成外径10mm的圆钢

第一条渠道,中间制造工厂没有
第二条渠道,中间制造工厂很多
       实际的市面供应也是如此,怎么取样检测钢材的力学性能,特别是第二条渠道,不知道经过多少贸易商和制造商,渠道链太长了,到最终用户手里虽然有检测报告(但那是一次次复印得来的),但是经过后处理的钢材力学性能肯定是变了,比如,冷拉后力学性能肯定会提高。
       如何取样来检测呢?这关系到如何控制小供应商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8人评论

chendrew 发表于 2023-9-8 14:48:12
不会那么复杂的,没有必要对冷拉以前的材料进行检测。直接检测冷拉后的(即φ10钢棒)就行了。合格就用,不合格就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xm44 发表于 2023-9-8 22:29:59
外径10mm的圆钢的力学性能不好做,因为直径太小,不符合拉力棒的尺寸,只能做化学成分分析,以成分作为保证条件,我们厂就是这样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8天 发表于 2023-9-9 01:17:03
外径小于10mm的圆钢一样可以做力学性能试验,不用加工,直接拉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的摩托 发表于 2023-9-9 14:51:15
冷拉后的力学性能一般会大大提高很多...我已经验证过了..

我的意思是,第二种渠道得到的大多是经过很多工序了,力学性能一般会大于钢厂出厂的标准试样的.
就是说检测不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endrew 发表于 2023-9-11 12:33:22
钢材进行冷拔后力学性能肯定提高,这是必然的。
不知道lyq_666888所说的检测不了是指什么?是对最终材料的使用性能进行检测,还是想要控制中间环节的质量?
如果对于第一点,应该也绝对是检测冷拔后成型的棒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uhonglin 发表于 2023-9-13 07:17:58
最终使用型材检测,不必追究以前,因为成分是不变的。
况且,力学性能的指标往往是一个范围,落在其中就是合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iuy23137 发表于 2023-9-14 21:46:09
可以要求厂家把整个热处理工艺,化学成分分析,加上机械测试报告一起参考,并按具体的标准做比较即可.10MM圆棒一样做性能测试,没问题.按实验本身来说,我觉得尺寸虽然没有达到标准的,但偏小的直径测出的性能会更准,尤其是抗拉强度和屈服,因为受力均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rning23 发表于 2023-9-16 03:47:14
楼上的多说力学性能提高,我想是不完整的,提高的是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请注意断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应该会有所下降。除了这些还应注意表面缺陷,有相当多的材料在轧制、冷拉过程中出现表面裂纹,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尤其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自由的摩托 发表于 2023-9-18 00:26:45
我的意思是:既然力学性能提高了,那么肯定能满足图纸的标准规定,图纸规定的是国标号(如:GB/T699-1999)。问题是GB规定的是钢材出厂性能标准,要是检测冷拔后成型的棒材的力学性能,怎么解释结果符合了图纸的规定呢?冷拉的标准在那里有,图纸的标准被改写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