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执着幽灵 发布于2024-3-26 06:45 325 次浏览 24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磨前滚刀是如何选用的
理论上说只要滚刀的展成图符合图纸要求就行。当然包括要满足有效渐开线程度,至少要满足啮合长度。但实际中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请高手指点
我的邮箱是Liu-Yanbo@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24人评论

执着幽灵 发表于 2024-3-26 06:50:48
哪位有这方面的软件可以分享是再好不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魄摄魂 发表于 2024-3-27 13:21:52
说是选用方法,其实还是要计算验证的。看你的精度要求如何了。我还没发现有一眼就能
判断出来磨前滚刀是否适用的方法。
比较严格的验证还要考虑滚齿后齿厚公差以及磨齿后齿厚公差,分别画出留磨量最小时(最易
发生根切),留磨量中间,留磨量最大(最不易发生根切,但是最容易在磨后有凸台)的触角部
展成图。如果发生了根切(即触角包络线与磨后渐开线相交)需要看看根切发生的径是不是小于
图纸要求的磨后渐开线起始径,没发生根切需要看看磨后凸台是否严重(也就是触角功能有没有
充分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幽灵 发表于 2024-3-28 11:43:20
我将选用磨前滚刀需要计算的内容归纳如下,请大家指点:(参考《刀具设计手册》和《复杂刀具设计手册》)
一、最大非造型切削刃齿形角的计算;
二、触角的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幽灵 发表于 2024-3-28 11:52:38
logxing在其它地方提到展成图
能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吗?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ngagein 发表于 2024-3-31 13:40:57
磨前滚刀可能是根据需要向厂家定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魄摄魂 发表于 2024-3-31 18:12:28

磨前滚刀一般是需要定制的,但是计算验证的话,即使精度要求比较高也是有可能一刀多用的。
需要做的内容就是我上面说到的做3张触角部精确展成图。当然精确计算也是可以的,
但还是作图比较直观,两者结合最好。触角部展成图原理和一般滚刀展成图原理一样。
这里我贴一张例子。红线为用户指定渐开线起始径,每张图有两根渐开线,靠左的青色渐开线为磨后
渐开线,靠右的黄色渐开线为无触角时滚齿后渐开线。而真正的滚后渐开线如图所示,是包络线,
就是那一堆曲线的边界。这样对比很容易看出触角的效果。从左到右依次是根据齿厚公差计算的
留磨量中间,留磨量最大(滚齿齿厚最大,磨齿齿厚最小),留磨量最小(滚齿齿厚最小,磨齿齿厚
最大)的触角部展成图。由此可以判定是否发生有害根切或是凸台问题。在画留磨量最大的展成图时
要使用触角高度最小值,留磨量最小的展成图里要用触角高度最大值,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判定是否
会出问题。




另外附上我在另一贴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供大家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幽灵 发表于 2024-4-2 03:43:24
logxing上面的贴图好像有点问题
按图上所示磨齿之后肯定会有凸台出现,原因如下:
采用磨前滚刀滚齿后肯定会在齿轮的根部出现沉切,但logxing图中靠右的黄色渐开线即滚齿后的渐开线却无沉切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魄摄魂 发表于 2024-4-2 23:52:08
我没说清楚,你误会了。
我的图就是在描述滚齿后的实际齿形,黄色线的含义是说无触角时的滚后渐开线。
真正的滚后渐开线如图所示,是包络线,就是那一堆曲线的边界。这样对比很容易看出触角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uye999 发表于 2024-4-4 10:13:48
嗨,要是有 logxing的程序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