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张飞3 发布于2024-9-14 08:25 299 次浏览 18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正在解决一个关于螺旋锥齿轮接触区的问题:我们是齿轮加工的厂家,有一种螺旋锥齿轮Ms15,热处理后在对研机上按照45%近小端或齿顶进行接触区的修整,但是组装车间组装后,由于各种误差累积造成红丹检查接触区面积不理想,由于组装时是手动检查,而对研齿轮时是机床高低速检查,不知道两种方式检查结果是否能统一??
还有,他们认为接触区太小(在能达到45%的情况下),而我们认为达到45%就可以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知道螺旋锥齿轮接触区面积的要求有没有甚么标准,具体是甚么??
  急切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8人评论

lingyi01 发表于 2024-9-15 12:10:40
按照一般的理论,接触区:齿长方向45%~65%,齿高方向≥50%。凸面是中间(可以中间略偏小头),凹面是中间。这种状态是最好的。接触区不能太短,一般30%以下视为不可接受的。关于你讲的在机床高低速检查和装主减上齿轮的接触区状态不一致,是存在这样的问题的。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你的安装距和偏置距不错的情况下,在机床上检测的零件能真实的反映出零件的实际状态。但是,你调机的时候会存在一个安装距和偏置距误差,偏置距误差的反映更为明显,有时候根本就无法看到接触区。其次,你的主减桥壳做的时候本身就存在着误差,通过叠加综合误差,这样就出现了你所描绘的情况。你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检测:一,校准你的机床,二,检测主减的两孔间的轴心误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et_chi2000 发表于 2024-9-17 02:31:41
其实,接触区和齿轮的精度要求是一致的,楼主可参考GB/T11365-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kehui 发表于 2024-9-18 11:55:18
空载时接触区偏于小端是允许的,受力加载之后接触区会移向中间部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飞3 发表于 2024-9-19 14:48:20
非常感谢1楼及大家的分析,对我的帮助太大了,
不过我们研齿检查都是手工打磨的,精度太低,不易保证产品质量,,不知道有没有新式的螺旋齿轮研齿机设备,,或者新型研齿工艺,,还需要大家的帮助啊,,
请问1楼,偏置距是指哪个参数啊,我怎么在加工计算是没有这个参数呢,还是我没有搞懂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ath1218 发表于 2024-9-21 04:37:56
内江机械厂生产国产研齿机或格里森研齿机(东莞金洲齿轮厂有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飞3 发表于 2024-9-22 08:44:46
请问大家,螺旋齿轮已经安装在下箱体上,上箱体还没有装的时候作色检测发现接触区位置不怎么好,这种情况下怎么查找问题啊,,检测齿轮端面跳动能反映箱体轴孔误差吗?麻烦的是齿轮装上后就找不到基准可以检测跳动误差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高人指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bmzshiyu 发表于 2024-9-22 21:32:38
偏置距一般是对于准双曲面锥齿轮来说的,它指的是这一对准双曲线齿轮在啮合时,小轮轴线相对于大轮轴线会有一个偏置,此时,轴交角可能不是90度。如果小轮轴线在大轮轴线之上,是上偏置,反之,就为下偏置。设计成偏置时可以使两个齿轮之间有相互贯通。偏置距的计算及选取一般是通过经验数据或者考虑到结构问题。
在装配时,如果发现接触区不好,可以采取增加或者减少垫片的方法来解决。至于什么情况下该采取什么措施,则与接触区的形状和变化趋势来决定。
对于螺旋锥齿轮啮合质量的检测,一般是通过检验径向综合跳动来反映的,一般跳动小的,接触区就比较理想。目前一般在热前要控制在0.05以内,热后控制在0.10左右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ihua1012 发表于 2024-9-24 20:17:58
相信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eihj7 发表于 2024-9-25 04:08:34
对啊。。相信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