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saintwyy 发布于前天 04:19 28 次浏览 2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感应炉炼化学成分为:    C - 3.34%,    Si  -    2.4%,   Mn  --  0.34%,   Cu ---  0.11%   ,     其他 残余   的球铁    ,球化效果还不错。

送厚度为29mm的铸件试棒(试棒和铸件一起浇铸,工件厚度90,明显试棒尺寸偏小,无法正确模拟工件的冷却条件),按照标准应该加工成直径为25的圆形试样,不过实验室加工成14mm 直径。试验结果抗拉强度456MPa,(最低500),延伸率19%,金相基本没有珠光体。

结果很明显,缺少足够珠光体, 冷却速度不够。(主要化学成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除铁水温度大概1470, 浇铸温度大概1380


请问  1,如果要热处理补救,正火应该选用什么参数?
         2,检测单位的试样直径是否太小,试样区域基本在靠近冷却速度偏慢的试棒中心, 导致金相基本为铁素体,  没有完全反映别的区域的珠光体?
         3,公司明显不愿意再热处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快冷却速度,但是工人不愿意高温落沙(我们都是在铸件冷却到100度左右落沙)。所以我的解决办法是增加Cu含量, 请问这样情况 Cu%到多少比较合适呢? 这个方法效果明显吗?

     多谢专业人员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2人评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昨天 03: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昨天 18: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