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fjpt 发布于2023-7-18 10:01 387 次浏览 18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常用金属材料的相对价格
   
材料                        相对价格
普通碳素结构钢                1
普通低合金结构钢                1.25
优质碳素结构钢                1.3-1.5
易切钢                           1.7
合金结构钢(Cr-Ni钢除外)      1.7-2.5
Cr-Ni合金结构钢(中合金钢)      5
滚珠轴承钢                            3
碳素工具钢                            1.6
低合金工具钢                  3-4
高速钢                            16-20
硬质合金(YT类刀片)                  150-200
Cr不锈钢                             5
Cr-Ni不锈钢                  15
普通黄铜                             13-17
锡青铜、铝青铜                   19
灰口铸铁件                      -1.4
球墨铸铁件                              -1.8
可锻铸铁件                             2-2.2
碳素铸铁件                             2.5-3
铸造铝合金、铜合金                   8-10
铸造锡基轴承合金                   23
铸造铅基轴承合金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8人评论

fjpt 发表于 2023-7-18 10:06:49
一个合格的机械设计师,应该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主要对象的各种属性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因为并不是任何设计都必须进行详细的计算校核,大部分设计内容应该是首先来自经验和直觉。这方面本人接触过许多香港工程师明显强于大陆工程师。所以推荐了几组常用的感性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城明珠 发表于 2023-7-20 12:49:42
严重质疑:
按照这个算法,硬质合金的价格和高速钢相差10倍!你觉得可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jpt 发表于 2023-7-21 06:06:13
非常抱歉,您讲的这两种材料我很少接触,没有了解过。上述资料也是我从杂志上收集的,大部分相差不大,只是为了有个感性认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城明珠 发表于 2023-7-21 21:49:13
somkys 发表于 2023-7-18 10:06
一个合格的机械设计师,应该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主要对象的各种属性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因为并不是 ......
开句玩笑:
机械方面本人接触过许多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瑞典的,英国的,意大利的,巴西的,韩国的,印度的,许多工程师,明显很普通,没看到有哪些明显强的地方。

各有所长。个人觉得他们主要的优点是背后几十上百年的积累的支持,稳定的工作和全球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行使者 发表于 2023-7-22 17:30:10
都很有道理啊
可是
经验怎么积累呢?
积累些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城明珠 发表于 2023-7-23 18:40:45
dashstone 发表于 2023-7-21 06:06
非常抱歉,您讲的这两种材料我很少接触,没有了解过。上述资料也是我从杂志上收集的,大部分相差不大,只是 ......
普通M2高速钢涨价之前大概 20 RMB/kg
涨价后大概 70 RMB/kg
最贵的高合金粉末高速钢大概 700 RMB/KG
硬质合金一般700~1300 RMB/KG

如果算普通高速钢,还差不多。从这里一算,就对你其他的数据有不信任感。于是,自己先查一查:

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价格现在是 4 RMB/KG 左右
推算出
碳素工具钢 4*1.6=6.4 差不多(建议所有系数尽量往0.5和无小数点方向靠,钢材价格波动本来就大,而且这样更简单易记)
高速钢 4*16=64 差不多
硬质合金 4*150=600 差不多

建议校对一下再发上来。让大家能够直接使用,不用心存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jpt 发表于 2023-7-25 14:54:24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曾经拿了一个光盘直径大小的盘类零件问手下的几个工程师,直径大概多少,结果回答的误差都相当大。如果问他们关于零件的强度方面的问题,基本就没有概念,必须借助于公式和计算器才能略知一二。这都是经验不足,感性认识欠缺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表现就更突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城明珠 发表于 2023-7-26 17:18:00
经验的积累有很多,而且非常重要。

goldfool 说得很对。很多机械设计是靠经验的。对设计对象和相关领域有感性直接认识,对于机械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和程序设计,电气电路设计很不一样。

个人看法,设计方面经验积累有这么几个方面:
1,经验数据,经验公式,“经验结构”等
2,一种把握——什么样的设计,“看起来顺眼”
3,知道要点在哪里
4,开阔思路——见得多,做得多
5,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难什么容易
6,创新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泉城明珠 发表于 2023-7-26 17:26:38
in_leung 发表于 2023-7-25 14:54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曾经拿了一个光盘直径大小的盘类零件问手下的几个工程师,直径大概多少,结果回答的误 ......
哈哈。你还玩这个啊!
我还问过别人 高速钢的密度,大概是怎么个数量级。居然回答是不知道!差点当场气晕。
初中物理的知识,钢铁密度这种初级问题都不知道。居然还振振有词,说查一下就行。
有很多新手,不知道是不是考完就忘记的。
思维模式就是,临时用的时候,去查一下。

大学生一般悟性好,但是大学教育跟实际脱节太大。上手往往需要那么一段时间。
以前大学生是要下车间的。几个月甚至上年数不等。
现在肯定不需要这么久。但是,很多公司却只让他们在车间呆一两个星期甚至不安排实习,急急忙忙就让他们去摆弄设计软件。这是很短视的行为。虽然CAD的发展对设计者的要求降低了,但是很多感性的欠缺会造成大量的不良设计甚至隐患。
记得有一个帖子谈论过设计和工艺,有类似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