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hezhengfa 发布于前天 14:12 37 次浏览 1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在机械行业中,由于制造者技术水平高低不同,往往造成了不少资源的浪费,下面笔者就生产现场一个实例来剖析一下如何通过金相检验来节约资源。
实例:某客户一批20号钢制Φ10.4铆钉,要求调质处理至最软,看图纸要求,铆接顶部要140-170HBW,这是十分合理的技术要求。
铆接顶部为剪床剪断后再车制,笔者分析此处有加工硬化现象,实测顶部HBW5/750为220左右硬度,其芯部为140左右(见图1)。



金相检验该件球化良好,按JB/T5074-1991《中低碳钢球化体评级》,为6级(见图2),剪切部分流线明显变化,加工硬化影响深度为1-1.5mm(见图3)。






过去该种工件一直利用调质处理,经前面组织分析后改560℃回复再结晶,金相检测变形晶粒已回复(见图4),虽然仍然保留流线方向,但硬度已回复到HBW5/750的140左右硬度。完全达到性能要求。



今后客户按分析结果在下料时增加2mm长度,仅需在车削时将加工硬化层车去即可,虽然增加了一些原材料成本,但大大降低了热处理费用。
通过此次金相检验和分析,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节约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是金相工作者的一个工作目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人评论

xcajcj 发表于 昨天 09:22
不错,有理有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