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新主题
刘柏麟 发布于2023-8-27 16:49 147 次浏览 29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因在检测中出现了有效硬化层深度,而工艺要求为渗碳深度,两者结果不同,不知那位能帮忙解释一下,两者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29人评论

627517845 发表于 2023-8-29 05:28:53
渗碳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魄摄魂 发表于 2023-8-29 21:28:04
那么它们有没有一个标准或比率之类的,如果检测怎么来判定合格呢?
比如:工艺要求:渗碳深度为1.8~2.1,表面硬度为58HRC~62HRC。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ngb3 发表于 2023-8-30 04:33:32
有效硬化层深度往往是通过高频或中频淬火得到,材料和渗碳的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tou3 发表于 2023-8-30 08:58:03
渗碳后可能要磨削,因此,有效硬化层深度>渗碳深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nf 发表于 2023-8-30 20:50:25
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有效硬化层深度需要有个硬度值要求>513Hv或则其它,而渗碳层深度是碳渗进度的深度。
                    应该是 渗碳层深度>有效硬化层深度。
请高手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柿子青了 发表于 2023-9-1 02:53:38
5楼说的没错,至少是这么个概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romiseshun 发表于 2023-9-1 22:28:08
渗碳层深度是指齿轮(工件)经过渗碳热处理后,从最表面的渗碳层到心部原始组织的深度。有效硬化层是指从最表层的渗碳组织到心部硬度为550HV10处的深度,从定义上看,有效硬化层只是渗碳层中的一个部分,并不是代表整个渗碳层。所以有效硬化层深度要比渗碳层深度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ongboli2000 发表于 2023-9-2 11:30:22
有效硬化屋深是指表面到550HV或52HRC硬度外的垂直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onalwu 发表于 2023-9-4 00:55:04
7楼的解释非常到位,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经常会在图纸上出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碧波制图网 Published by Stonespider

Copyright © 2021-2023 Kangli Wu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苏ICP备18011607号-1 )

快速
回复
返回
列表
返回
顶部